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106.09.15我們的家園─臺灣的地理位置─回字格+多元筆記策略

新一批的孩子,一切重新來過,從基本的預課功夫教起,慢慢進入筆記策略。
深深覺得老師的教學態度很重要,當老師對課程內容要求時,必定下足備課功夫;當老師對學生學習要求時,學生也不敢馬虎。第一次的預課作業,學生邊做邊學,對於批改秉持著可以有彈性但要有基本標準的態度,課堂上一本本當著學生的面提出讚美與建議,請學生一一完成訂正,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老師的標準與要求。「預課」我界定為社會科學習的「起手式」,就在於它的步驟清楚、容易達成,老師易於調整與要求,學生也易從中得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從中追蹤學生的學習樣態與態度。
進入筆記教學,第一單元第一小節關於臺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特性,以「分進合擊」的概念,讓學生在每個小主題學習以不同的方式進入筆記書寫:(課程設計從大範圍逐步縮小)
1.臺灣在哪裡,以心智圖與讀圖的方式進行,認識臺灣在世界地圖中位置,學習在世界地圖中找到臺灣。
2.臺灣的地理位置,利用圖像記憶+動作記憶法,讓學生在短短的時間中記憶臺灣四周海域與鄰國。我們幫動作加上配音,更便於記憶:「東海咚咚咚、臺灣海峽咻咻咻、巴士海峽叭叭叭、菲律賓飛回來、日韓切兩刀、中國很有力、太平洋噓~~~」學生覺得有趣,一下子就記起來了,搶著要接受挑戰呢!
3.利用筆記方格表整理經緯度,提到經度,勝利的孩子出國的經驗不少,對於經度影響時差很容易有感;提到緯度不能不談太陽直射與四季的變化,藉此將社會與自然做連結,在自然課中會提到太陽在頭頂四季位置的變化,在社會課帶著學生觀察與發現─太陽在頭頂的四季位置圖,題目所設定的位置會是嘉義,為什麼?圖上的太陽變化方位皆徧於哪個方位?再帶著學生觀察社會課本的臺灣經緯度地圖,輔以地球緯線圖,學生一下子找到了答案,恍然大悟!
4.利用心智圖整理臺灣的面積,但仔細往課文中探究會發現這標題下得不太好,請學生想想可以下什麼標題?(藉機帶入預課的另一層次─下標題)學生馬上會想到「特性」但還少了什麼呢?再看看課文,有學生說「人文特性」,當老師說明何謂人文特性後,學生馬上舉一反三「自然特性」!這標題下得倒是不錯呢!
整個小節上下來,恰恰將第一小節所有的內容都放在一個頁面上,學生在複習上應該會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