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107.03.07進入歷史的脈絡─臺灣開港

        五下社會課程開展,進入清末臺灣開港時期,課程的設計希望能讓學生建構清楚完整的臺灣歷史脈絡,且是「知而有所感」,而不是以旁觀的結論式方式,記憶歷史。因此課程中規劃了幾個活動,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走進當時的歷史情境中(情境營造),讓學生進行設身處境的思考(角色投射)。此外,也讓學生討論、臺灣開港的意義與影響;探究臺灣從荷據時期以來進出口物品的變化,從物產的改變了解不同時代的背景。
        簡單來說,整個課程設計就是將學生帶入歷史情境中,對歷史有感、有覺(思考),除喚起之前學習內容的記憶、增進新學習內容印象幫助外,也培養讀歷史的策略與探究思考。

※教學設計
一、喚起─走進歷史:
  1.從想像臺灣的社會景象進入學習的課程人以渡臺悲歌「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誰都難」,讓學生回想清初時期先民渡臺的情景,再想像臺灣人民生活的情形。
        有的學生會遷移臺灣先民渡臺的艱難,認為臺灣人民生活貧困;有的學生認為既然臺灣會吸引先民渡海而來,一定有可以吸引他們的地方,生活至少會比原鄉來得好些。
        結果如何?老師不講,讓當時的書籍記載來說明。各小組將分別拿到不同內容的紙條,描述的是臺灣當時的社會景象。學生們好奇的打開信封,專注的閱讀,驚訝的發現─當時臺灣人民的生活可以用富庶、奢華來形容!學生的反應很有趣,在讀完內容後,驚呼:「老師,以前的臺灣人很有錢耶!」「農夫下田居然穿絲綢」「衣服只要有一點瑕疵就丟掉,好浪費」「即使再沒錢,也要想辦法讓自己穿得光鮮亮麗,不然會讓人家瞧不起」.......。在驚呼過後,每一組開始分享起自己讀到的內容,這已經做到了文字轉譯成口語的摘要目的,而從學生們的分享中,大家歸納發現:臺風奢靡!難怪有這麼多人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渡過黑水溝尋求開創新人生。





2.再來看看清政府如何看待臺灣:先讓學生回想康熙皇帝將臺灣納入版圖的想法,再想想,在臺灣開港前,歷經近200年的時間,清朝政府上至皇帝,下至官員,對臺灣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變呢?課堂中提供多個當時臺灣社會的狀況讓學生循線思索。
        有的學生認為經過了這麼多年,肯定也發現了臺灣的好,對臺灣的態度應該會改觀;有的認為臺灣既能吸引那麼多的移民,這風氣多少也會讓清朝政府重視而看法有所改變;有的認為臺灣的米、糖可以供給大陸,對清廷而言會認為臺灣是個好地方。也有學生持不同的看法,臺灣即使盛產米、糖,但與泱泱大國來比,那產量並不算什麼,所以仍覺得臺灣並不重要;有的則從管理層面分析,認為三年官兩年滿,來臺官員治理態度消極,使得臺灣事變、械鬥頻傳,顯然對臺是忽視的;有的從臺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認為臺灣是個麻煩地,當然不會有所好感;更有學生從上行下效的角度來剖析,認為清朝皇帝對臺的態度會影響官員,甚至會像傳染病一樣同樣的觀念一直延續下去,看法就此根深柢固(皇帝不重視,官員怎麼可能重視)。
        關於學生們提出的看法,真的都很有自己的依據與看法,接著就是揭曉答案的時候,原來在清朝統治近200年的過程中,清廷一直將臺灣視為芥草,但相反的外國將臺灣視為資源豐富、貿易據點的寶地,課堂中再舉美國為例,讓學生認識到臺灣在外國人眼中的價值。
        為何會談到臺灣在清廷與外國人眼中的角色呢?除了要讓學生了解臺灣開港的所處歷史背景外,也是在鋪陳後面學生將學生的歷史事件,從臺灣開港到馬關條約,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清廷對臺灣的態度,使得外國找到可趁之機,一而再,再而三的試探清廷對臺灣的底線,清廷的無知與後知後覺,最終導致失去臺灣,同時也因此臺灣這塊土地面臨了與中國歷史脫離、接受更多元的文化洗禮、在殖民統治堅忍、追求自由主權的命運,型塑出臺灣人的特有特質。
二、臺灣開港:從臺灣港的遠因─鴉片戰爭說起,PPT的設計以灑字法的方式進行,一個個關鍵字的呈現,讓故事更有記憶點,讓學生清楚臺灣開港前,中國紙老虎的形象被英國打破,至此中國門戶被打開,不平等條約一個接著一個來,臺灣也被盯上,臺灣開港是趨勢,也是時間問題。接著同樣以灑字法談因英法聯軍致使臺灣開港。
        課堂上我們透過故事了解臺灣開港的前因,運用心智圖整理臺灣開港相關資料,這是知識的整理,更深度的,我們運用問思、歷史情境投射、小組討論、利弊分析,探究臺灣開港的意義、開港後的社會景象與開港的利與弊。
        把歷史的時間線拉遠,帶著學生邊回憶邊討論:荷據時期臺灣是國內抑是國際貿易?明鄭時期呢?清領時期到臺灣開港前呢?臺灣開港後呢?學生們開始回想,發現荷據、明鄭是國內貿易。到了臺灣納入清版圖後,學生們在課文中找到臺灣開港前後貿易地區的不同,開港前產品輸往大陸,成為國內貿易,但在開港後,臺灣又回到了國際貿易的懷抱。
        讓學生們發揮想像力分享他們想像的開港後社會景象,得到了各種不同層面的答案:西方建築出現、語言多元、異國婚姻、商品的選擇變多、宗教信仰多元、都市繁榮等,顯示了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的大腦都活絡起來了。而開港後的利與弊,從大家想像到的景象開始延伸討論:利─經濟繁榮、風氣開放、文化內容豐富.......,弊:語言不通造成的衝突、傳統文化消失、產業競爭,臺灣產業可能面臨倒閉......等。以開港為軸,我們進行了深度的對話,這比記憶層面的認識臺灣開港來得有趣、有意義呢!
        課程最後進入分析不同時期的物產變化,以此推論、了解該時代的社會背景。學生利用分析矩陣,羅列各時期的進出口物產,找出了臺灣一直有糖的輸出、臺灣在清代後與大陸形成區域分工、從臺灣物產的變化看到經濟重心的北移,當然,在明鄭時沒有米的輸出,是因為臺灣內部需求為重;清朝沒有鹿皮的輸出是因為鹿的數量減少,這些不同時期的物產變化的背後原因早已在我們討論之列。末了,便是討論有關學生們在意的,臺灣開港後有鴉片輸入這件事。鴉片的輸入,學生們推論代表臺灣亦有吸食人口,聯結課程最初的鴉片戰爭,我們談臺灣為何會吸鴉片?嚴重的程度及臺灣的吸鴉戒毒史。
        在情境下去揣摩當時人的感覺、想法,有憑有據的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是很有趣的。這也是這整個課程設計發想的源頭,輔以探究、分析,讓歷史的學習呈現不同的層次與面貌。

心智圖






表格─探究臺灣開港
























矩陣分析─臺灣物產分析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107.02.22開學收心操

五下剛開學,但是時程算應該已經進入第二週的進程了,為了讓學生們能盡快進入學習的狀態,一上課便是利用「配對分享」的方式,彼此檢核預課成效,也審視一下自己與同學的題目。學生們一活動起來,氣氛就活絡了,對於後續要進行的活動,做好很好的鋪排。



認真的孩子,在課本上自問自答,自己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