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106.12.12 重現歷史劇─臺灣棄留論到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政策(一)

        社會第五單元進入清朝統治時期,學生將認識到清領時期政府對臺所實施的治臺政策與臺灣所發生的種種現象,光只有依照課文內容進行教學,學生習得的是片段的知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無法滿足點到線到面,知識線的建立。
        要想瞭解清朝時臺灣種種的社會現象,得先清楚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的想法。
        1683年靖海候施琅成功的拿下臺灣,對康熙而言「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臺灣到底留還是不留呢?這個問題被擱置了一年,在這一年間,康熙與朝臣們在想些什麼?經過哪些激辯呢?
         再則,康熙皇帝最後在國防與治安的考量下,將臺灣納入版圖,是在什麼樣的心態下留下臺灣呢?留下臺灣後在經營臺灣上又會有哪些考量呢?在不希望增加中央政府之財政負擔和不增加兵員人力的前提下,會做出哪些政策呢?
         意念影響的是行為,要讓學生們對清朝治理臺灣的政策及臺灣在當時的種種社會現象有所了解,需要回溯到收納臺灣時清朝政府的態度與想法。在教學的設計上,利用角色扮演重現歷史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歷史的情境中:在朝廷的朝會上留派與棄派在康熙面前陳述自己的觀點並質疑對方,進行激辯;轉換角色,想像自己是康熙帝,是在什麼樣的心態下留下?這時治臺會有想到哪些問題。兩個歷史情境的設計,一個透過辯論,一個利用小組討論,讓學生入戲,唯有身歷其中,切身思考過,才能了解為何臺灣在清領時期所呈現的社會樣貌會是這個樣子。
一、重現歷史劇─臺灣棄留論
        以朝廷朝會與辯論的方式進行,預先設定留派與棄派將陳論的依據觀點:政治與國際情勢、移民、經濟各有正、反方,國防與治安為留派單一組,全班共分為七組,事先針對自己小組抽到的論點,回家思考論據。
        課堂進行朝廷朝會,由老師扮演康熙帝,學生依三三三辯論形制進行辯論。
在陳述─提出質疑─回覆質詢的過程中,每一個觀點,不同的立場分別上場,當不同角度的言論開始在模擬朝庭中提出,質疑、回辯的氛圍便自然的形成、發酵,學生們開始入戲,真的陷入棄或留臺灣的思維拉距與捍衛自己立場中,從學生們的發言分析,發現他們的思維與清朝當時的思維部分相近!而從學生的言論,繼續往下追問與引導,順著思維走,其預見的結果與影響,真的與當時臺灣社會現象重疊!
        看看學生們在模擬課堂中提出與答辯了哪些有關棄、留臺灣的言詞:
收臺灣成使之成為防禦海上威脅的前哨站;自明朝以來西方各國穿梭臺灣附近海域,臺灣佔地利之便,可能會成為西方各國的目標,所以收之可防止臺灣成為另一個威脅;臺灣雖小,但收之至少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臺灣小,不要也沒差,我大清不需這彈丸之地,況且明鄭王朝已被滅,不具威脅(大國心理);如果收臺灣,可與各國貿易有助經濟;收臺可以擴大版圖;臺灣土地豐沃,經營的話有利可圖:收臺灣可以舒解廣東、福建兩地人民生活困苦的壓力;若是棄臺,原先移民的漢人需遷回,反而會造成中國大陸的壓力,這些移民要安置在哪裡?
清朝版圖大,自然有可以安置的地方,不需依賴臺灣;雖然明鄭已被滅,但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收之可防臺灣再成為反清復明根據地;明朝時海盜盛行,現仍有海盜,臺灣可能再度成為海盜據點,尾大不掉
其他如:臺灣的漢人與原住民管理問題,有的學生提出隔離、有的認為可以與原住民合作;如果收臺灣,那麼就要有人來開墾,臺灣地處瘴厲之地,可能會有傳染病,若是再傳回大陸,不勘設想;在臺的原住民可以藉由他們取得資源、可以想辦法教化他們,讓他們可以被掌握......
        在學生的答辯中甚至提到了儲備兵力與預備金的問題:有學生提出質疑─若是收臺則需派兵駐防、撥錢經營,只會增加負擔。回辯的學生即提到可以儲備預備的經費,同時招募兵力預備。
        也有學生提到可以向在臺灣開墾的漢人抽稅,順著這個想法,老師引導:那麼就是像荷據時期一樣,這是個解決的辦法,不會用到多餘的經費,那你們覺得這稅會抽得重還是輕呢?學生:臺灣人不多要經營臺灣的話,可能會抽得比較重。師:所以有可能會越抽越重,那麼到最後可能會有什麼影響呢?學生:反抗、民變。順藤摸瓜,順著學生的想法往下挖,當時的社會現象已慢慢呈現。
        
        在模擬朝廷朝會結束後,老師進行總結,兩個班級一個是收派、另一個是留派的力道較強,提出的論據較為有力,然回到歷史中,最後康熙皇帝在國防與治安的立場上,不希望再出現一個反清復明根據地,且在不希望增加財政、兵力的負擔下將臺灣納入版圖。
        接著,角色再度轉換,請學生們化身為康熙,想想當時收臺灣的心態為何?在對臺的經營上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如何管制移民?如何防止在臺漢人、原住民反叛?經營臺灣的費用?如何派兵駐守?這些都是學生們小組討論提出的問題面向。
        提到駐兵,老師問:那麼兵源呢?幾乎全班的學生會希望兵力是直接從大陸派來,而不是直接從臺灣招募,學生的理由是如果兵從臺灣找,那麼天高皇帝遠,這些兵的手上有武器,可能養虎為患!至於駐兵的兵時,學生們的回答是2個月、4個月.....,都是短期的停留。瞧!這不就是當時康熙皇帝在收臺後的對臺政策嗎?其背後心理與想法跟學生們最後討論出來的結果如出一轍!
        清朝為防台而治台,這些消極的政策與收入臺灣時的心態有很大的關係,而這些政策也
衍生出的種種問題與現象。舉例來說:清政府因為害怕臺灣再度成為反清基地,同時考量中國東南沿海各省糧食不足需仰賴臺灣,不希望太多人來臺瓜分了糧食來源,因此有了渡臺禁令,但因為禁令使得臺灣男遠多於女,男女比例失衡,使得社會氣氛容易動盪,於是械鬥頻繁。
        以重現歷史劇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歷史想像的情境中,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欲罷不能,當老師終止辯論時,有學生直問還有下一次嗎?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學生們思索的、
        學生們接著將透過閱讀,更進一步了解清廷消極的治臺政策對臺灣的影響。

※為「重現歷史劇」事前做好準備,依據自己所屬論點,提出有力論據













※中場休息時間,孩子們仍爭論不休


※辯論會後,小組討論,當康熙皇帝將臺灣收入版圖,其心態如何?在管理臺灣上會有哪些考量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