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合理價格的行銷心理─三選一

 翰林六上生產與消費,多位學生在預課時這麼提問:如何產生消費者與生產者都可以接受的價格?

答案也大多是標註課本的:在價格和數量不斷調整下達到大家可以接受的價格。
這真是個好問題!課堂上我順著學生的問題與答案,繼續追問,帶出「行銷心理」:
T:如果合理價格是經過不斷調整得來,那麼試想情境,若價格訂得太高,購買意願降低,銷售不如預期,生產者會如何?
S:降價啊!
T:一旦降價生產者要承擔什麼風險?
S:有可能是在告訴消費者產品並沒有那個價值、可能會有消費者覺得買了那個產品才降價,不開心、冤大頭......
T:所以生產者不太可能一直調整價錢,那麼生產者要如何做才能定出合理價格?
學生們想了想,「問卷調查」的答案脫口而出。更進一步,我跟學生討論起定價的心理,藉此更清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於是10/14新發表的iphone12系統成為最時新的最佳範例。讓我們來看看iphone12的訂價策略:
T:為什麼iphone12一次要發表四個不同規格?
S:因為要提供給不同需要的客群。
這是個簡單易答的問題,那麼四個規格,四種價位,請問你會傾向買哪一種機型?學生的選擇大多是中間價位:iphone12 & iphone12pro。See!這就是行銷心理,學生立馬明瞭,這兩款手機就是apple想要主打的商品。當物品只有一標價時,消費者就只能想「要」或是「不要」接受,當出現三種(以上)不同價格時,消費者就會開始衡量自己的需求及給付能力,開始思考要買哪一種。
請學生回想,日常生活中相關的經驗,還真是不少呢!
大家也想想平常自己是不是常落入生產者的行銷心理中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