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社會領域「家鄉」課程,四年級從各個面向認識生活的所在,以螺旋性的課程思維看,學生在升上高年級後,五上的歷史課程:荷據─明鄭到清朝前期,居於歷史發生的臺南,課程的在地化是必要的,藉以聯結歷史與家鄉。五下的聚落變遷,談都市的現在與未來,延伸發展成「預見臺南的變遷」,學生透過訪談家人了解臺南的驕傲、不便與變遷,進一步針對不便提出改善方案、三面分析變遷。到了六年級,六上第六單元「親近生活中的歷史」,應該是整個「家鄉」課程的總結,在課程中提到城市變遷過程中的問題。在前一個單元─第五單元─社會變遷,與學生討論變遷過程中消失的、改變的、保留的,省思變遷過程中重要且具意義的是什麼。延續變遷的概念,將「親近生活中的歷史」課程在地化,把課程定位為「為未來臺南市民奠基」。臺南人關注臺南事,城市的變遷,經濟利益與歷史文化的保存常是極具爭議的問題,臺中天外天劇場幾番波折,最後被撤銷暫定古蹟,難逃拆除的命運;南鐵地下化,沿線的地景、史蹟或被消失、或可能被異地保存失去文化脈絡,更宏觀、前瞻的建設規劃尚未可見,但市民生活經驗中的過往正不斷消失,這些都是城市正在變味的例證。到底城市的未來該由誰決定?答案呼之欲出,但卻常常難以如願,這不是紙上作答非是即非,所以培養具有「臺南味」的未來臺南市民,便成為規劃課程的核心。
這個課程的價值定位是「在時空脈絡下,面對城市變遷針對多元觀點,透過對話探討社會平等關係」,由此發展課程,以臺南正在改變中為題,思辨改造過程中的問題與價值,也試著把城市改變時利益與保存、權利與權力的衝撞、折衝與無可耐何,導入課程中,讓學生不只是看見城市改變過程中的問題,更看見這些問題背後人民與政府的對話、權力的運作。課程以「向前看」─「環顧四週」─「向後看」的課程脈絡進行,以「小市民的臺南憲章」為總結任務。
※「向前看」─〈府城今昔〉:觀察臺南「今昔」照片之不同,發現時間在城市中刻劃下的痕跡,利用T表寫下我看到、我想到、我覺得,並思考促使改變的角色為何?猜測改變的意圖(為何改變)?最後進行配對分享,看見彼此的想法。
學生是敏感的,透過古今照片的對照,美學的差異是第一時間最大的感受,也對於歷史建築的消失感到惋惜。談到促使改變的角色,這是顯而易見的,而提出改變的意圖,學生們更是犀利,經濟發展這是普級,一針見血的指出「選票」的背後政治力,這是黑化級了。
※「環顧四週」:
A.〈城市意象─臺南的樣子〉:從景、味、氣、聲、色、字、脾性,寫下所覺察到臺南的樣子,並進一步討論臺南的重要價值。
學生筆下的臺南的樣子,整體而言有特定的趨向,這應該是「小」臺南人集體意識的展現吧!看看整理出來的學生作品,你能發現臺南是什麼樣子嗎?跟你的印象是否一致呢?在課堂中我們也是透過配對分享,讓孩子自己比對彼此臺南印象的同與不同。
B.〈城市改造誰說了算〉:臺南是歷史文化古都,但臺南正在改變中,學生發現了嗎?扣連五下的「預見臺南的未來」中所提及的臺南變遷,我們把焦點放在城市變遷過程中的「議題」,請學生提出臺南改變的證據,進一步關注幾個重點城市改造的案子:河樂廣場、魚市場、南鐵轉車盤,透過閱讀案例,看見其間的衝突、多元的觀點、推測意見背後的意場、思考政府與人民對話的對等與否?討論面對城市改造的衝突該如何解決?
在談城市改變的證例前,學生便迫不及待的提出赤崁樓停車場建設的問題,他們想更進一步的了解赤崁樓週邊怎麼了?這是五年級以來將課程在地化,蓄積出來的能量吧,赤崁樓我們循著明鄭的足跡走過一遭,課堂中持續在課程中置入的對週身、對時事議題的敏感度,恰恰在這樣的課程中展現。有了這樣的動機,後續的活動進行動力更足。
之所以選定關注河樂廣場、魚市場、南鐵轉車盤這幾個案子,主要考量正、反例之外,也希望讓學生能看到城市發展與歷史保留並行的可能性。
河樂廣場被譽為世界7大令人期待的公園。它的經典在於破除建設就要拆的舊習慣,特地保存原地點的中國城商場結構,結合水景巧妙打造新視覺,也留住歷史記憶,創造「廢墟文化」新典範。
魚市場代表的是政府與人民對話後保留的正例,而南鐵轉車盤,即將被切割、異地保存,這是什麼概念?學生清楚的告訴我,這樣就沒有脈絡了,把它放在一個不相干的地方,那有什麼意義。南鐵轉車盤的例子與魚市場對比,應該算是反例吧,學生從中依稀可以看見對話是否對等,反應的聲量是關鍵。
※「向後看」─〈關於城市改造這檔事〉:城市的風景不該只是執政者的「意念延伸」,而是市民集體意識的展現。臺南是具有歷史的古都,因此社會變遷、城市改造的過程中,最大的衝突是經濟發展與歷史文化的保存,這便扣連到「向前看」所覺察到的臺南在變遷過程中的問題,在經過「環顧四週」的議題思辨後,聚斂學生們的想法,以「小市民的臺南憲章」為任務,讓學生在意識到城市變遷過會發生的衝突與拉扯,察覺每一次的改變未必能符合市民的期待後,透過概念卡的閱讀與討論,釐清自己對於城市未來樣貌的想法與希望保存的價值,透過討論達到共識,用「小市民的臺南憲章」聲明對臺南未來發展的期待!
臺南憲章的起草,需凝聚學生們的共識,我們把漂浮在空中的想法,理出方向,從如何凝聚共識、城市的發展應注意的、我們希望保留到價值、維護與推廣(教育),五大面向,先由各組粗擬,再共同討論,完成這份「小市民的臺南憲章」。老實說,這應該給市府單位看看小市民們對城市未來的想法,貫徹城市的樣貌該用住民的視角來取決的觀念。
在學生們提出的「臺南憲章」中,我看到了這個發展與歷史並進的可能,正如為河樂廣場操刀的荷蘭建築鬼才韋尼.馬斯(Winy Maas)所說:「我們希望台南邁向未來的時候,也可以把過去的紋理放進來,不論好壞。」
◎「向前看」─〈府城今昔〉學生作品
◎「環顧四週」─〈臺南的樣子〉學生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