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度回到五年級,又是新一輪社會教學的開始,有了上一屆的嘗試摸索,今年對於社會教學的樣貌有了更清楚的輪廓。
對我而言,社會科教學,知識內容是其次,重點在於我期望透過社會科教學帶給學生什麼能力。社會的內容涵括歷史、地理、經濟、法律、社會議題、國際關係......,範圍十分廣泛,高年級的社會是學生接觸這些廣泛內容的入門,未來國高中甚至到大學,學生將不斷的學習到不同程度深淺的知識內容,因此為學生建立初始的概念是重要的開始。我希望學生在社會科中學到的是帶著走的能力,目標就訂定在做筆記與思辨能力的培養。這兩項能同時也是有利於學生銜接國中課程的重要能力。
◎社會科筆記能力的培養包涵:
1.讀懂課文:社會課本的內容是標準的說明文,簡短的文字卻能涵蓋了多個重要的概念,學生得了解不同標點符號代表的意義,知道如何找出關鍵字,畫出關鍵重點,並利用符號、標號進行歸納。
2.懂得讀圖、讀表:最基本的課文輔助圖片說明當然不能放過,此外圖表的解讀能力亦是重點,透過提問了解圖表資訊及延伸意義。
3.能製作筆記:能依不同的內容性質,整理筆記。現階段的筆記整理,除了條列式筆記外,筆記方格表與心智圖是主要讓學生熟悉並善用的筆記法。
◎社會科思辨能力培養:
1.從課文內容引導思考
2.時事閱讀與討論,適時善用六頂思考帽
3.根據課本,設計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
針對上述的概念,目前對於社會科教學的規劃如下:
※筆記教學
摘要方法於課堂中教導,運用學習單引導學生整理。(老師引導,學生整理;學生共同討論,各寫各的)
1.教導讀課文:看懂標題→掌握邏輯字詞→下小標目→長句縮短→筆記
2.整理、寫筆記
3.課堂活動或問題引導討論(緊扣教學兼評量→具學習目標)
※預課+筆記教學規劃
◎五年級
A.上學期
§第一、二課或第一章帶著學生做
1.概覽全文(一整個小節)
(1)不標示重點
(2)鉛筆圈出不懂處(例如:用?符號)
(3)回想內容
2.精讀:標示主要重點
(1)色筆或螢光筆標示關鍵字
(2)尋找概覽時的問題之答案
(3)用六何法提問,一頁一Q。該頁圖文找得到答案,真接註記答案
3.帶著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標註如何閱讀該段文字)
4.做筆記,先透過抄寫(使學生模仿)、學習單引導
5.課堂補充,問題討論或進行活動
§課堂引導如何預課後
1.列出預課說明,學生於課前進行預習(概覽、畫重點─需標註如何讀、提問)
2.課堂:
(1)交換看,分享交流
a.相互提問→抽人問
b.比較提問與重點
3.課堂活動,寫筆記
B.下學期
讓學生自行預習、製作筆記、課堂中排學生分享(由學生自主運用各式摘要法)
實際上課後,依著預設的目標進行教學。這次教了三個班級,每個班級平均花了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知道社會課上課的規矩及做筆記的要訣。也用了一堂課帶著學生走過一次預課,從如何讀目錄、如何看章節與主標題,到如何抓取關鍵字句、解讀文句。時間一直在走,才剛開學就覺得有被課程進度追的感覺,但這些基本功不能免除,期望慢慢的上軌道,整個上課的模式建立後,流程能更為順暢,趕上進度囉!
第二次上課,學生們開始跟著老師整理筆記,巡堂時大概看了一下,這屆的孩子們很認真也很聰敏,筆記都寫得不錯。回想上屆初次教社會課,筆記放得太快,只在課堂中帶著孩子們畫重點,就讓孩子們回去自己整理筆記,結果苦了自己,發現學生還搞不清楚做筆記是怎麼回事,交回來的筆記內容五花八門,最後摸索出的方式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即將上課的內容,並畫重點,老師檢查。再接著上課、討論、說明,抄寫筆記。慢慢的到了下學期開始讓學生兩兩一組預先寫好筆記,課堂分享,讓同學抄,此時開始有學生覺得同學的筆記做得不夠好,寧願自己寫,這時學生們開始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做筆記方法,能力開始顯現。但上一屆這樣的方式較無章法,總覺得需要建置一套社會筆記的教學模式。
課文解讀→說明、討論、補充→做筆記,這應該會是這學期的上課模式,先打好學生們的基本功,下學期再朝思辨的能力目標前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