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106.10.20探史知史

       五上課程進到歷史的部分。利用一節課的時間,以擴充版曼陀羅思考技法,帶著學生,透過討論認識、整理關於考古、關於歷史學習與意義。
       地理的學習需要紮實的理解功夫,才能以基礎概念應用於日常;歷史的學習則要多一些想像與思辨,才能引發學生的記憶點、培養學生具備思考力。
       一堂課的探史知史,用一個個生活周遭的實例、歷史故事激起學生們的興趣。最後談到認識歷史的意義,孩子們說得真好:了解過去人們的生活,傳承優點,改進缺點!我跟孩子們說歷史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思考未來由何而去,連結自己與土地的情感(當然課堂上得白話說)。
談到史前文化與歷史時期,學生很快的告訴我─文字!但這是表層的「記憶」,為何不是別的,而是文字呢?懂得思辨,才能更深的體會。
       我告訴孩子們,在臺灣的歷史發展上,直接從史前時代,進入到文明的歷史時期,這是因為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出現了「文字」這文字還是羅馬拼音呢!(為後面的課程預做埋筆)孩子們聽了「哇!」好大一聲。話鋒轉到中國歷史的發展,是有其循序漸進的階段變化。提到「文字的發明」,孩子很快的提到倉頡,那麼我們就借用國學的概念,以倉頡來談為什麼史前與歷史時期的最大差別在於文字!
「倉頡造字」可信否?古人如何看待文字的出現?
《書斷》曰:「古文者,黃帝史倉頡所造也。頡首有四目,通於神明,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像,採乎眾美,合而為字」
《書斷》指出倉頡廣泛收集世間眾多美麗圖象,綜合而成
文字,稱為「上古文字」
《帝王世紀》曰:「黃帝使倉頡取像鳥跡,始作文字之篆,史官之作,蓋自此始。記其言行,冊而藏之,名曰書契」
‧以文字記載「歷史」是文字的第一個功用。
‧從漢代開始「隔代修史」成為傳統
‧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有連續而準確「信史」的國家
※看到了嗎?文字為何會成為史前與歷史時期的最大差別在古文中找到了!
《淮南子》:「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春秋元命苞》:「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為潛藏。」
Q:為何古文中會如此看待文字的創造呢?
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卻勾起了他們探究的興趣
前面說到歷史的學習得多一點想像,在了解了文字在歷史上所扮演的義意後,就以五月天的「倉頡」做總結,帶孩孩子在歌詞中找到史前的特徵,討論五月天以「倉頡造字」做歌的動機,同時欣賞流行歌曲中的「文字之美」。聽著五月天的歌曲學歷史,下課鐘響了還欲罷不能呢!
PS.感謝陳愫儀提供的國學資料,觸發了我的聯結靈感。
※以十二年國教課綱課程設計之概念分析:
知識:透過問題探究了解歷史的意義與功能
情意:從未來看現在,當我們成為歷史,我們留下了什麼?藉由問題思索當下之歷史意義
技能:思辨能力培養、筆記方法
生活化:將歷史的意義與現在的文化做聯結
跨領域:讓歷史更具想像,與國文領域之國學結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