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109探究─清末現代化的開端

※教學單元:翰林版五下第一單元─清末現代化的建設─清末現代化的開端
◎核心素養:社-E-A2
◎學習內容:Ab-III-1、Cb-III-1
◎學習表現:1b-III-3、3c-III-2、2b-III-2、3b-III-2
◎學習目標:
1.藉由文本閱讀,運用灑字法進行文本摘要,並推論臺灣成為開港選項之原因,以解析臺灣開港之時、空脈絡。
2.運用時序表整理臺灣自荷據到清末開港,不同時期的貿易情形,同時透過情境推想與短箋閱讀,了解臺灣開港前之社會樣貌,藉以預見臺灣開港後之發展。
3.透過題綱討論,檢視臺灣開港背景及開港前之社會樣貌,推測開港後可能的社會景象、影響層面、衝擊與討論,並評估臺灣開港後的發展潛力。
4.閱讀、整理課本臺灣開港後文本,對應文本摘要,聯結小組推論與文本內容,加以解釋、判讀臺灣開港後經濟與社會的變化,解析臺灣開港對臺灣的意義。
5.利用拼圖法,閱讀、摘要西方來台人士的事蹟,理解西方人士所帶來不同文化對臺灣的影響
6.藉由條列三二一,歸納並評估臺灣開港對臺灣之影響、意義

    清領時期,臺灣在清朝政府的體系之下進入鎖國的狀態,190多年的對外往來,主要對象便是中國,隨著清末局勢的變化,具有位置優勢與豐富物產的臺灣,再度成為列強注意的地方,而長期以來清朝對臺灣的消極經營,也讓列強看到破口。由是如何了解臺灣開港的歷史背景呢?從歷史背景中看見臺灣開港後的歷史走向?
    在上學期末課程上到臺灣的發展─郊商的興起與沒落,下學期的課程需能夠銜接,才能歷史不斷片。既是開港,便是與貿易相關,以貿易的概念串連起臺灣從荷據時間到清末開港的脈絡,看見臺灣在不同時期的開放與閉鎖。
     臺灣開港,讓臺灣重回國際洗禮的懷抱,對臺灣所帶來的影響甚大,學生如何感受開港後為臺灣帶來的變化呢?

        將「事實」化為「問題」,讓「探究」在課堂中發酵,藉由「問題」扣緊課程的核心目標,同時也串連出課程的脈絡。這是這學期在課程規劃上的主要思維,於是關臺灣開港─清末現代化的開端,有了下面的「想想Q」:

※「開港通商」清末政治、國際情勢對臺灣的影響
Q1:清末政治、國際情劫對臺灣歷史發展之影響關鍵為何?(what)
Q2:開港通商的港口選擇,臺灣為何是選項?

※「開港通商」如何改變臺灣的社會、經濟(影響)
Q1:面臨的改變有哪些層面?
Q2:面臨的衝擊或挑戰是什麼?
Q3:西方來台人士的事蹟是開港通商後的社會具體寫照,他們做了什麼?留下什麼?改變了什麼?代表的意義又是什麼?

※綜論,清末臺灣開港通商,對於臺灣社會發展與歷史發展而言,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為什麼?


根據上述的問題,將課程分為「魅力臺灣」、「潛力臺灣」、「寶礦力臺灣」三個部分。整個單元的情境設計,以新聞的概念貫串,運用「報紙」、「社論」、「八卦」的形式設計學習情境,學生則是讀者、評論者。

一、魅力臺灣:臺灣開港通商的歷史背景為何?臺灣為何能成為西方國家想要開港的通商口岸?
        閱讀「福爾摩沙誌─清英法天津條約  臺灣開港   安平、淡水列國際通商口岸」,利用社論的概念,以關鍵詞整理臺灣開港通商的歷史背景,並推論臺灣成為通商口岸的條件為何。

        一開學就讓學生閱讀文本,進行摘要,需要挑戰耐心,畢竟渡過史上最長的寒假,學生在學習狀態上,絕對是處於需要修整的狀況。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確實比上學期在速度上慢了許多,但在投入學習的態度上,一開學來了這麼個震撼教育,想不振作、積極都不行。利用關鍵字進行摘要,是訓練學生將長文,濃縮精要的策略之一,也有助於提取上位概念的形成,這項任務亦是挑戰,不過學生在摘取重點上,倒是頗有效率與心得,透過小組討論,彼此斟酌,也讓任務的進行更為順暢。

§學生學習實況:





§學生作品
超精簡版,沒讀過文章可能很難解讀








二、潛力臺灣:臺灣開港通商後的發展潛力如何?以問題為導引,課程透過時間軸、情境推想與「八卦」(史實)的方式,探究臺灣之所以成為列強矚目的地點。藉一連串的學習活動,將學生帶入臺灣開港的歷史空間中,讓歷史的學習有更多的想像,記錄這些史實推衍與想像推論,以作為下一階段臺灣開港通商後帶來的影響,之初步概念與對照印證。
a.從時間看見臺灣的發展潛力
        歷史的學習是線性的,拉開時間軸,才能看得更透澈。透過時間序,學生回溯臺灣自荷據時期─明鄭─清領初期,到清領末期,臺灣在貿易上的變化。經由時間序,學生再回複習了上學期的課程內容,想到了荷據時期,那個海上風雲際會的大航海時期,當時臺灣躍上國際舞臺的因素與清末臺灣成為列強眼中開港通商的目標,竟是如此相像。明鄭時期,臺灣處於被中國封鎖的狀態,走私盛行,與外國貿易成為主要選項,學生們將這個時期的貿易歸為國際貿易。進入清領時期,學生立馬提及貿易的對象是中國,顯見對於上學期末的課程內容記憶猶新,這個時期主要為國內貿易,亦是鎖國時期,直到清末開港。
        從時間序看,學生們發現臺灣其實很有處於與國際接壤的優勢,然而因為清朝的統治策略,臺灣與國際斷片了。清末的開港,讓臺灣再度回到國際的舞臺。
        此外,延續清朝初期的渡臺禁令、消極統治、移民開墾的歷史情境,讓學生推測開港前的臺灣社會景象,沒有意外的,學生們想到的是過得辛苦、窮困、勤勞......,透過「小報」閱讀,馬上被打臉,學生們驚呼:他們過得好奢侈!生活過得很好吶!很浪費哦!完全顛覆了學生們的推測,原來在臺灣開港前,其實臺灣人是奢靡的,臺灣錢淹腳目啊!
        而了解了臺灣開港前的社會樣貌,有助於學生推論臺灣開港後的景象、對於外來文化與外來挑戰的接納與適應度,同時也更利於理解對應課文中所提及關於臺灣開港後的貿易現象。


◎學生討論實況





◎學生作品


















        關於預測「開港後的社會景象」、「可能影響的層面與說明」、「可能面臨的衝擊」,各組學生們討論可熱烈了,再各組輪流發表時,發現在經過開港背景與開港前社會景象的文本閱讀後,學生的思維經過引導進入了那個年代、那個時空後,想像的盒子就打開了,但絕不是憑空臆想,而是有依據、有聯結的。
        在「開港後的社會景象」,請學生描述情境:有外國人與漢人、原住民交易;傳教士拿著聖經傳教、外國船隻停靠、外國水手搬運貨物、因為語言不通產生交易糾紛、宗教糾紛、街道生意熱絡繁忙、通婚。學生居然想到了「通婚」,真的不簡單,順著「通婚」的提出,老師也順便補充了安平追想曲中金小姐的故事,把在地的歷史也融入了。
        「可能影響的層面與說明」可以吃到外國食物(食物改變了、料理方式)、醫學、教育素質上升、傳入新宗教、生活方式不同、服飾改變、生意被搶,例如郊商、信仰多元、人口多元、生活品質提升、更多可以賺錢的方式、出現不同風格的建築......等,統整後發現,學生想到開港後臺灣的改變層面真的很豐富。
        「可能面臨的衝擊」,順著影響的層面,思考衝擊,學生提到:宗教衝突(可連結後面將提及的西方來臺傳教士,學生也應是從開港的背景文本中擷取了相關訊息)、搶資源(貿易競爭變大)、傳入不好的東西,像是鴉片、水土不服、出現臺灣不曾出現的疾病(很有道理,很時事,是受到最近新冠肺炎的啟發吧!)、部分行業沒落,新興行業興起、貧富差距變大、社會風氣越來越奢侈、浪費多(聯結開港前的社會景象)、新城市興起.......。
    可以看得出來,經由時間軸的整理,學生在討論時,除了聯結到課堂閱讀的文本外,也聯結到荷西時期的情景,像是傳入食物、宗教,荷西時期不也是如此?
        至於臺灣開港在經濟發展、社會適應、衝擊度、應變度、文化包容,五個面向的潛力評估上,學生最感到困惑的是應變度,老師的解釋是面對突發狀況的處理方式與態度,而在適應度、應變度與衝擊度這三個面向上,學生的差異頗大,顯然在進行評估時,每個學生考量到的情境不盡相同。在文化包容度上,學生給的評估分數大多是高的,表示學生對於臺灣在異文化的接受上是有高評價的,對應現在臺灣的社會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倒是一脈相承呢!

b.見微知著─臺灣開港通商帶來的影響為何?
       透過樹狀圖摘要課本內容,學生除了對應先前的推測外,也針對開港後的輸出與輸入物品進行討論。為何輸入的物品是鴉片與紡織品呢?尤其是鴉片,由於開港通商的歷史背景與鴉片頗有遠因關係,因此學生特別進行討論,為何會被允許輸入?對臺灣人的戕害有多大?紡織品的部分學生很快聯結開港前的社會樣貌與清初時的輸入品,顯然在當時的臺灣社會除了經濟力不錯外,本土的手工業並不發達。
       運用輸出與輸入品,我們一樣利用時間軸,串連不同時期的貿易商品,看見不同時期臺灣的需求與產業變化,更由產業的變化看見臺灣重心的轉移,銜接的便是臺灣開港通商後,臺灣經濟發展的轉變。
◎開港通商帶來的影響─樹狀圖










◎從產業看重心的北移









三、寶礦力臺灣:見微知著─開港後西方來臺人士對臺灣的影響為何?
        探究了臺灣的經濟面,更以閱讀、探討「西方來臺人士」,認識開港通商後臺灣在社會、文化面的改變。恰恰也對應先前學生對臺灣開港通商後樣貌的想像。

a.福爾摩沙人物誌─西方來臺人士:利用拼圖法,學生閱讀「八卦社論─西方人士在臺灣」關於來臺西方人士的報導,記錄他們的相關事實,並寫下你「有感而發」(評論)。
        這活動本應是透過拼圖法,小組成員由專家分享完後,共同思考問題,完成一份福爾摩沙人物誌海報,然由於時間不足,因為分享時是由專家小組上臺分享,臺下同學即時記錄。從筆記的呈現,仍有異曲同工之效。
        在了解西方來臺人士的事蹟後,透過問題引導,思考:從西方來台人士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什麼?設身處地,若是自己,是否也能跟這些西方人士一樣為了夢想踏上異國?在這個活動我們可以體驗到,即使時空不同,但對於外來文化的接受、抗拒、衝突與融合,並無二致。因此最後也讓學生思索,對於外來文化我們該如何看待?

◎學生活動─專家小組互相分享,互相比對資料中






 ◎學生活動─專家小組進行報名,受限於時間,因此改以上臺報告的方式進行,臺下同學則是利用紀錄單寫下各組報告重點。(即時課堂記錄的練習)
        學生在上臺會先做好工作分配,人人有講,這是默契的表現。學生也頗為習慣上臺報告這件事,駕輕就熟!






◎學生作品─閱讀西方人士






















◎學生作品─即時重點紀錄單













◎學生作品─社論西方人士
 

















b.最後評論,運用條列三二一,從經濟面、社會文化面,整體來看開港通商後臺灣的變化與影響,進行課程的統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