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111家鄉在地探索與探究

      三、四年級,從認識自己的社區到家鄉,聚焦在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培養在地意識,覺察關注在地議題。以核心素養看,聚焦在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在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上,透過走讀認識地方,透過議題關心地方的發展。

      三年級,認識社區時,透過小旅行的安排,由學生自主規劃想進行的路線,發表規劃的理由,再經由班會票選出最佳路線。學生在安排路線時,便需要對學校週邊的地景有所了解,半天的走讀,更加深了學生們的印象。

      三下的課程,更是從居地的地方出發,居住地方的特色與故事,我們從清朝時期東門大街上莫名的一把火,開啟學生對地方特色的好奇。向左走向右走,在三上學生走讀的路線是學校的右邊,非常恰巧的,三下認識地方特色,我們選擇向左走,進入東門路,穿梭東門大街,聽地景故事,看見大街的變遷。課程的最後,結合視覺課,以對稱、類清明上河圖的概念,讓學生們繪製出東門大街與想像街上人們的生活。

      四上,課程的內容恰恰銜接上三年級,延續認識家鄉,從議題出發進行在地探索—南鐵・回不去的過去。在地探索─南鐵‧回不去的過去

    「家鄉的交通」、「家鄉的名勝古蹟」,社會領域四年級的課程,整合兩個單元,在「家鄉的交通」中,學生認識臺南各式交通概況後,利用SDGs的相關指標,檢核臺南市的交通狀況。

延伸課程,我們也聚焦於正在進行中的在地交通議題─「南鐵地下化」,南鐵地下化是城市融合的契機,帶來的是城市景觀變化,對南鐵擁有不同記憶的不同世代而言,是習以為常的日常即將消失與重構。

透過探究與踏察,結合社會領域的思辯、觀察探究南鐵地下化即將消失的地景,從「文化不缺席的未來」,用模擬公投情境,探討鐵路沿線重要地景的留與不留的可能性;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的美感創作,帶領學生從聲音的角度,收集「即將消失的聲景」,將聲音轉化為圖像,呈現學生視角的「消失的畫面」。

§透視臺南交通

◎觀察臺南市公車地圖,提出發現

❖觀察地圖中



❖記錄作品:將地形圖與路線圖、人口圖放在一起比較,找到公車站點分布密碼













◎平板查詢各路線公車車次間隔,從公車間隔提出發現

❖再次閱讀公車路線圖,聚焦在市區公車路線的分布,提出發現





❖進入大臺南公車網站查詢中









❖根據各路線查詢結果提出發現:公車站的間隔與搭乘人數與距離遠近有很大的關係












§SDG永續發展城市與臺南交通

從SDGs與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中,與交通相關的細項目標,找到一個城市與國際接軌並永續發展的方向。全班透過討論,選取三個關注的指標,對臺南市的交通進行檢核。















§南鐵・回不去的過去
❖課程設計與成果

A.瞭解:學生觀看【紀路—南鐵地下化】影片,記錄所看到的

❖學生作品:





















B.情境式思考:南鐵地下化是既定的事實,週邊的地景隨著南鐵地下化一一消失中,那麼,在課程關於交通在地的議題上,該如何情境模擬呢?
從古蹟(人文資源)保存的角度出發,援用民間團體所提出的「臺南鐵道文化廊道」概念,結合公投,讓學生閱讀不同角色的觀點,思考自己的立場,進行一場模擬投票。



















C.踏查→紀錄→創作
❖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進行,我們將看不到平交道柵欄放下、火車在鐵軌上奔跑的情景;聽不到平交道的警示聲、不同車種行駛的聲。趁著還能看得到、聽得到的此刻,我們進行了現場踏查與聲音記錄、利用記錄進行創作。


                               
                               
                               

                                       

                                 


















❖記錄、沈澱:回到教室中,透過學習單引導,將收集到的聲音記錄下來
















❖聲音地景轉譯創作:粉紅—印象深刻的聲音,綠—即將消失的聲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