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

做好筆記的第一步─畫重點、提問

        隨著課程展開,五年級的孩子們開始接受社會科筆記教學。在第一堂課,我帶著孩子們跑過一次如何預習課文,如何讀懂文字段落?如何摘要重點?如何標示關鍵字句?如何提取問題?接著幾次上課前,學生皆需進行課文預習的功夫。
        接下來的每一次上課,開始建立「引導─模仿」的模式:帶著孩子折解課文,提取標題、標示重點;整理抄寫筆記;內容討論與補充。整節課下來幾乎沒有冷場,忙碌得很,希望透過幾次的重覆練習,達到模仿之效,讓孩子可以依著隱性的鷹架,逐步學會獨立做筆記。
        在預習功課的檢核中,有幾個重點:關鍵字的標示、標記如何讀懂內容、提問的程度。從中檢核孩子精進的程度。當評量的規準確立,孩子有了依循的方向,進步與修正的速度就能有效的提高。就像下圖,已經有孩子可以精確的畫出重點、標示內容並提出有深度的問題。而這也是做好筆記的第一步─摘要重點和提問。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104.09.04筆記write write

        今年再度回到五年級,又是新一輪社會教學的開始,有了上一屆的嘗試摸索,今年對於社會教學的樣貌有了更清楚的輪廓。
        對我而言,社會科教學,知識內容是其次,重點在於我期望透過社會科教學帶給學生什麼能力。社會的內容涵括歷史、地理、經濟、法律、社會議題、國際關係......,範圍十分廣泛,高年級的社會是學生接觸這些廣泛內容的入門,未來國高中甚至到大學,學生將不斷的學習到不同程度深淺的知識內容,因此為學生建立初始的概念是重要的開始。我希望學生在社會科中學到的是帶著走的能力,目標就訂定在做筆記與思辨能力的培養。這兩項能同時也是有利於學生銜接國中課程的重要能力。
◎社會科筆記能力的培養包涵:
1.讀懂課文:社會課本的內容是標準的說明文,簡短的文字卻能涵蓋了多個重要的概念,學生得了解不同標點符號代表的意義,知道如何找出關鍵字,畫出關鍵重點,並利用符號、標號進行歸納。
2.懂得讀圖、讀表:最基本的課文輔助圖片說明當然不能放過,此外圖表的解讀能力亦是重點,透過提問了解圖表資訊及延伸意義。
3.能製作筆記:能依不同的內容性質,整理筆記。現階段的筆記整理,除了條列式筆記外,筆記方格表與心智圖是主要讓學生熟悉並善用的筆記法。

◎社會科思辨能力培養:
1.從課文內容引導思考
2.時事閱讀與討論,適時善用六頂思考帽
3.根據課本,設計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

        針對上述的概念,目前對於社會科教學的規劃如下:
※筆記教學
    摘要方法於課堂中教導,運用學習單引導學生整理。(老師引導,學生整理;學生共同討論,各寫各的)

1.教導讀課文:看懂標題→掌握邏輯字詞→下小標目→長句縮短→筆記

2.整理、寫筆記

3.課堂活動或問題引導討論(緊扣教學兼評量→具學習目標)

※預課+筆記教學規劃

◎五年級
A.上學期
§第一、二課或第一章帶著學生做
1.概覽全文(一整個小節)
   (1)不標示重點
   (2)鉛筆圈出不懂處(例如:用?符號)
   (3)回想內容
2.精讀:標示主要重點
   (1)色筆或螢光筆標示關鍵字
   (2)尋找概覽時的問題之答案
   (3)用六何法提問,一頁一Q。該頁圖文找得到答案,真接註記答案
3.帶著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標註如何閱讀該段文字)
4.做筆記,先透過抄寫(使學生模仿)、學習單引導
5.課堂補充,問題討論或進行活動

§課堂引導如何預課後
1.列出預課說明,學生於課前進行預習(概覽、畫重點─需標註如何讀、提問)
2.課堂:
   (1)交換看,分享交流
     a.相互提問→抽人問
     b.比較提問與重點
3.課堂活動,寫筆記

B.下學期
讓學生自行預習、製作筆記、課堂中排學生分享(由學生自主運用各式摘要法)

        實際上課後,依著預設的目標進行教學。這次教了三個班級,每個班級平均花了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知道社會課上課的規矩及做筆記的要訣。也用了一堂課帶著學生走過一次預課,從如何讀目錄、如何看章節與主標題,到如何抓取關鍵字句、解讀文句。時間一直在走,才剛開學就覺得有被課程進度追的感覺,但這些基本功不能免除,期望慢慢的上軌道,整個上課的模式建立後,流程能更為順暢,趕上進度囉!
        第二次上課,學生們開始跟著老師整理筆記,巡堂時大概看了一下,這屆的孩子們很認真也很聰敏,筆記都寫得不錯。回想上屆初次教社會課,筆記放得太快,只在課堂中帶著孩子們畫重點,就讓孩子們回去自己整理筆記,結果苦了自己,發現學生還搞不清楚做筆記是怎麼回事,交回來的筆記內容五花八門,最後摸索出的方式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即將上課的內容,並畫重點,老師檢查。再接著上課、討論、說明,抄寫筆記。慢慢的到了下學期開始讓學生兩兩一組預先寫好筆記,課堂分享,讓同學抄,此時開始有學生覺得同學的筆記做得不夠好,寧願自己寫,這時學生們開始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做筆記方法,能力開始顯現。但上一屆這樣的方式較無章法,總覺得需要建置一套社會筆記的教學模式。
        課文解讀→說明、討論、補充→做筆記,這應該會是這學期的上課模式,先打好學生們的基本功,下學期再朝思辨的能力目標前進。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104.06.01臺灣國際關係診斷書

    觀察今年的國中會考考題,題型考驗學生對細節的觀察力、整體理解、關注時事與分析思考的能力。社會科是培養這些能力最適合的學科,課堂中運用問思,透過討論促使學生深刻思考與理解;閱讀時事,符應課文內容,培養時事分析、解讀與批判的能力。兩年社會課,孩子們學到了如何摘取重點、做筆記;懂得製作簡報;勇於提問、上臺報告......,在這最後一個單元,我想應該可以設計一個活動,嘗試讓孩子們綜合運用這兩年來學習到的知識與能力。
        社會課程來到六下最後一個單元─臺灣向前行,談的是臺灣的國際關係,這得從歷史面、社會面、經濟面、兩岸政策與外交努力等多個層面來看,課文內容三兩句話,並不能帶給孩子們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靈光一閃,日治時期蔣渭水以醫生的角度為臺灣的社會把脈,何不讓孩子們模仿蔣渭水,將臺灣「擬人化」,扮演「醫生」為臺灣的國際關係做診斷。
        這個活動結合了筆記策略,孩子們課前先透過預習製作筆記,課堂中再以課本為資料統整的基礎,加上六年級上下學期所習得的社會知識,小組合作討論,分析組織資料,再加點創意進行統整,最後報告上傳分享。

※活動設計:
1.學生課前預習製作筆記
2.課堂(教育雲)─討論課文內容、觀看臺灣退出聯合國影片(臺灣演義)、補充資料(臺灣國際關係相關新聞)→從課文討論中掌握課文從臺灣國際關係、經濟與文化層面談臺灣國際關係;觀看臺灣退出聯合國影片了解60年代臺灣與大陸「漢賊不兩立」的歷史背景,與臺灣國際關係的轉捩點;透過臺灣國際關係相關新聞,讓學生了解臺灣目前的國際情事
3.閱讀蔣渭水的臺灣診斷書,了解蔣渭水從什麼樣的角度分析臺灣當時的社會現況,同時也讓學生對接下來將進行的「臺灣國際關係診斷書」形式有概念

4.將「臺灣國際關係診斷書」投影片上傳教育雲,說明診斷書內容,學生下載範本投影片進行任務。
※臺灣國際關係診斷書內容:
(1)基本資料:姓名、年齡、性別、職業、身分證字號、生日、健保卡號碼、聯絡電話、住所、Email......。(與學生在課堂中共同討論決定,保留彈性學生可以自行增刪)
(2)目前症狀:從臺灣與大陸、臺灣與國際、臺灣內部與國際關係相關的項目如:政治、經濟、文化、民情......,再分好與壞兩個不同面向思考
(3)病人分析:病人即指臺灣,運用筆記策略中的SWOT分析表,讓學生分析臺灣在國際關係上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


(4)診斷,並說明原因
(5)提出處方與療法

5.上傳完成的檔案並分享

        這個活動在607、609兩個同時進行,607運用資訊的方式完成,609選擇利用海報報告。兩個班級選擇了不同的形式呈現,恰好提供了比較。
        607的孩子連上了兩年我的社會課,從五年級開始便有各種不同形式的報告與小組合作機會,因此對於資訊運用、小組合作、任務分配有一定的默契與熟悉度。在課程結束前的這個最後活動,可說是他們綜合能力的表現,雖然已是畢業前夕,這群孩子們表現出來的積極學習態度卻是令人動容,把握每一節課堂討論、分析整理資料,課後主動搜尋臺灣國際關係新聞,以印證小組診斷書的內容,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每個人都專注在完成小組的報告上,運用三節課的時間,便將任務完成。更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能如此有效率的完成任務,是因為這群孩子們很快就掌握到任務的主旨─希望藉由活動統整、加深課文內容,因此清楚的明白課文是重要的參考資料,討論「病人現況」、「病人分析」,孩子們以課文為本進行討論,重覆讀,不斷翻,讀段、讀句、讀圖,和同學共同分析討論,因此他們的診斷書內容非憑空討論而來,是有憑有據,還有新聞印證呢!
        609的孩子六年級才上到他們的社會課,他們是聰明的一班,但磨練小組合作的時間與機會並不多,對於運用資訊在自己的任務上也不熟悉,在畢業前的社會課最後一項任務,他們選擇利用海報呈現。兩班同一時間進行,團隊的合作力馬上就看出差異,607齊心合力,沒有人在過程中游離,個個專注,打字快的操作電腦;腦筋動的快的提出想法討論;有的助負責從課文中找到相對應的內容。但609很明顯的幾乎每一組都有小朋友無法專注的參與討論,剛開始在紙上編輯時大家很認真的討論,但進到繪製海報時,若是小組的分工不佳,就會開始出現有些組員沒有事做的空窗情形。此外,過程中發現,609的孩子們對於任務的靈巧變通尚需加強,他們知道課本是很重要的參考來源,卻無法像607那樣運用自如,過程中老師得多花點時間跟孩子們討論、提醒,協助他們掌握主軸。當然,還是有小組表現得很棒哦!609的海報作品也是令人驚喜呢!
        學生們的表現如何呢?不論是ppt或是紙本,都令人驚豔哦!尤其是607的作品, 把臺灣的現況和SWOT分析做得很詳細, 切中要點。第一部分的基本資料,大家也都發揮了想像力,幫臺灣編輯個人資料,頗有笑點!
※任務執行歷程
◎課前預習+筆記,建構對課文內容的了解








補充筆記─二次大戰後臺灣之國際關係



以心智圖呈現課文內容重點


學生自己的補充資料

◎小朋友正聚精會神的尋找資料、討論中

























609也正絞盡腦汁的進行著






◎609進行海報設計中,與607不同,大家在嘈雜的狀況下進行,專注度差很多,但仍然有進度
動作快的小組,在完成草稿後馬上進行海報繪製

尚在苦思中......




光是版面的分配就討論好久






◎607報告













 ◎609報告









◎609海報作品
1.SWOT分析將現實的狀況聯想成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2.將臺灣國際關係比喻為人際關係,外服─多參與國際活動,內用─吃中藥指的是臺灣的現況與亂象,需要調養

用臺灣地理位置與亞洲四小龍做為住址

臺灣目前症狀:朋友太少、易被排擠、對中共過敏頗為貼切
病人分析:「大家常把他當空氣」比喻臺灣在國際的困境

內心矛盾指的是國內政黨惡鬥。海報中連插圖都有涵意呢!







◎607PPT作品
有趣的基本資料,孩子們真的把臺灣當成病人了



看看孩子們怎麼看臺灣目前的國際關係




對於臺灣內部問題有詳細的觀察

著眼國際關係條列現況,掌握住診斷書重點

條列國內外的狀況
關於:「官員說話不算話」這點,大家請自行意會

不只條列症狀,還針對臺灣與大陸、臺灣與國際的現況進行分析








◎病人分析(筆記策略─SWOT分析)

將SWOT分析結合時事印證











 不一樣形式的呈現,分析一樣闢理






◎診斷結果與療法
以現階段的孩子們而言,能完成這樣的一份診斷書,實屬不易!


如果未來的國際關係方向未做好定位,在中美的拉鋸下,臺灣真的可能淪為傀儡



很詳細的處方呢!





◎607完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