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106.03.14營隊歌─古文明之歌

*教學單元:翰林版六下第二單元
*筆記策略:營隊歌
延伸古文明的課程,讓學生編寫古文明之歌,這次的營隊歌鎖定童謠,預先讓學生回家搜尋童謠歌曲的歌詞,再回到課堂上依著歌詞編寫。學生很有概念,會去找與自己要編的文明相關的歌曲,像是中國-茉莉花,希臘、羅馬等國外文明找小小世界、快樂頌。
編寫時以課文為本,再添加幾節課下來的知識,學生很快就編寫完成。上台分享,發現有多個小組會將補充閲讀的內容放入,歌曲聽起來更有深度。學生也不吝於表現,自己覺得唱得不好,還會要求再來一次呢!

營隊歌歌詞示例

       希臘文明之歌 改編:世界真是妙妙妙
希臘多城邦  波力斯重要  衛城在山丘  信仰著神諭
斯巴達和雅典  兩個大城邦  治理方式大不同
軍事和民主政治  治理得非常厲害
各有各的大好處  真是好棒棒

希臘有三哲  萬物源自水  從宇宙開始  哲學就產生
文學由詩組成  遍布在各地  四個主要運動會

有七個主神  建築很和諧   有黃金比例  悲喜劇記事

文化十分多元  但發生內亂  被馬其頓合併掉
希臘就此被滅掉  但文化文永遠流傳
直到現今的世界  棒得多美妙









※編寫實錄





















※歌曲作品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106.02.20重返古文明

*教學單元:翰林版六下第二單元
*筆記策略:筆記方格表
 課程進入古文明:兩河、埃及、中國、印度、希臘、羅馬,課文所提只是簡單帶過,因此設計筆記方格表-課堂筆記、課文筆記、閲讀補充,三個面向將古文明的知識依淺而深,讓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
課堂筆記,由老師說明各古文明的源起、位置、重要時期、特色,學生做即時的課堂筆記補充。因此學生可以從兩河流域的地形、氣候,理解為何兩河流域一直以來爭戰不斷;從希臘破碎的地形,知道為何會發展出城邦政治。更大致知道每個文化的重要特色,後面再堆疊課文重點、閱讀資料,對於古文明的文印象將更為深刻。同時課的即時筆錢是學生
課文重點,結合預課,各小組可以自由選擇要運用的筆記策略,討論課文重點進行整理
閱讀補充,這部分在決定閲讀材料時其實很掙扎因為想要給的內容多,可以運用的閱讀方式:組內拼圖、組間拼圖、同組不同主題或組間不同主題,不同的方式效果不一,但考慮教學時間,可以提供閱讀的深度,最後決定利用同組同主題不同面向的閱讀材料進行,先讓學生回家閱讀自己的部分,再進行課間分享、筆記整理。有了課堂知識補充與課文重點整理,建立對古文明認識的基礎,再閲讀更深入的材料,如此知識輪廓將更完整清晰。
      不同層次的筆記整理,在課堂討論時,學生也會跟同學分享自己的先備知識,達到加乘的效果。

※整理課文筆記中











※古文明筆記大爆發